1.有源驱动器(AM OLED)active有源驱动器的每个像素都配备有具有开关功能的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LTP-Si TFT),并且每个像素都配备有电荷存储电容器,外围驱动器电路和整个显示阵列系统集成在同一玻璃基板上。
TFT结构与LCD相同,不能用于OLED。
这是因为LCD使用电压驱动,而OLED依靠电流驱动,并且其亮度与电流成正比。
因此,除了执行ON / OFF切换的地址选择TFT以外,还需要允许足够的电流通过的相对较低的导通电阻。
低紧凑型驱动器TFT。
主动驱动是一种具有记忆效应的静态驱动方法,可以100%负载驱动。
该驱动不受扫描电极的数量的限制,并且可以独立地选择性地调节每个像素。
有源驱动器没有占空比问题,并且该驱动器不受扫描电极数量的限制,并且容易实现高亮度和高分辨率。
主动驱动可以独立调节和驱动红色和蓝色像素的亮度,这更有利于实现OLED的着色。
有源矩阵的驱动电路隐藏在显示屏中,这使其更易于实现集成和小型化。
另外,由于解决了外围驱动电路与屏幕之间的连接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品率和可靠性。
二,无源驱动(PM OLED)无源驱动分为静态驱动电路和动态驱动电路。
1.静态驱动方法:在静态驱动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上,通常将有机电致发光像素的阴极一起引出,并且将每个像素的阳极分别引出。
这是普通的阴极连接方法。
如果像素要发光,只要恒定电流源的电压与阴极的电压之差大于像素发光值,像素将在恒定电流源的驱动下发光。
如果像素不发光,则将其阳极连接到负电压。
可以将其反向阻断。
但是,当图像变化很大时,可能会产生交叉效应。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采取沟通的形式。
静态驱动电路通常用于驱动分段显示器。
2,动态驱动方式:在动态驱动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上,人们使像素的两个电极成为矩阵结构,即,与水平方向的一组显示像素具有相同性质的电极被共享,显示像素的垂直组是共享的。
具有相同性质的另一电极被共享。
如果可以将像素划分为N行M列,则可以有N行电极和M列电极。
行和列分别对应于发光像素的两个电极。
即阴极和阳极。
在实际的电路驱动过程中,为了逐行点亮像素或逐列点亮像素,通常采用逐行扫描的方法,并且列电极是行扫描中的数据电极。
实现方法是:周期性地向每行电极施加脉冲,同时所有列电极都给出该行像素的驱动电流脉冲,从而实现一行中所有像素的显示。
如果该行不再位于同一行或同一列中,则添加反向电压以防止其显示以避免“交叉效应”。
逐行执行此扫描,扫描所有行所需的时间称为帧周期。
。
帧中每一行的选择时间相等。
假设一帧中的扫描线的数量为N,并且扫描一帧的时间为1,则线所占的选择时间为一帧时间的1 / N。
该值称为占空比系数。
在相同的电流下,增加扫描线的数量将减小占空比,这将导致在一帧中有效地减小对有机电致发光像素的电流注入,从而降低显示质量。
因此,随着显示像素的增加,为了保证显示质量,有必要适当增加驱动电流或采用双屏电极机构来增加占空比系数。
除了由于电极的共同形成而产生的交叉效应之外,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屏中,正负电荷载流子复合形成光发射的机理使得任何两个发光像素,只要构成它们的任何类型的功能膜结构是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