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我国颁发5G商业许可证以来,我国大力推动了5G。
不久前,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青表示,我国目前的5G用户数量已高达6000万。
据信,在未来两年中,我国5G用户的数量将急剧增加。
借助5G商业用途,产业链逐渐繁荣起来,5G应用的新时代已经开始。
同时,工业基站建设受限,运营商投资回报率低,资费高以及5G接受度低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显然,5G商业用途是一项长期的马拉松比赛,仍然有许多价值和潜力可以开发。
根据三大运营商公布的投资计划,三大运营商将在2020年建成50万个基站。
其中,中国移动将建设25万个5G基站。
此外,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建立约25万个5G基站,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包括)城市。
记者了解到,到目前为止,运营商已经建设了48万个基站,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建设75万到80万个基站。
5G商业化的进展比最初预期的要早得多。
最初计划今年颁发5G牌照。
5G牌照的发放已提前至去年6月。
到今年年底,基站数量可能会超过800,000。
预计今年5G用户将超过1亿。
现在。
深圳已经在全市实现了全球首个5G独立主网覆盖。
无论是在网络建设还是在用户渗透方面,5G商业化的速度都比我们最初预期的要快。
飞翔网创始人,通讯行业专家向立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然而,根据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数据,到年底它们各自的5G基站数量计划约为30万,而中国移动目前的4G基站数量已超过240万。
显然,5G基站的覆盖范围还远远不够,并且是5G大规模商业使用的高峰期。
还没有真正到来。
项立刚说:“目前,5G商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我到各地的访问中,地方政府对5G商业提供了非常高的支持。
在深圳,运营商将为每个建成的基站获得10,000元。
作为奖励,河南的运营商将为每个建成的基站获得5,000元的奖励。
地方政府以各种方式调动了运营商的网络建设热情。
运营商的网络建设速度远比想象的要快,但是当前的问题是资金问题。
网络建设需要大量投资。
同时,需要加强用户对5G的接受”。
5G覆盖范围是否满足大规模商业用途的需求,5G资费是否足够吸引人以及是否存在“独特” 5G应用来推动5G。
5G的商业用途是当前5G商业用途的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高级通信工程师杨波告诉记者:“ 5G覆盖是5G商业用途的前提。
5G移动终端的销售和5G网络的数量实际上并不匹配。
许多消费者所在的城市对5G的覆盖还不完整。
这是直接决定。
许多消费者购买5G手机,而当使用4G时实际上就是在使用。
同时,5G的资费比4G昂贵得多,短期内很难降低。
因此,今年的5G用户可能仍专注于中高端用户。
他认为,特定于5G的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没有必须使用5G的颠覆性价值应用。
同时,5G实际上是toC中的大规模商业活动,必须等待5G VR,AR,云游戏和其他应用程序大规模成熟。
在InnoPath投资咨询公司中,根据合作伙伴Bu Rixin的说法,在C端的5G商业中,其发展速度与4G相比仍然相对较大。
自去年6月6日颁发5G许可证以来,5G用户已增长到6000万,并且在颁发许可证后即已发行4G。
在过去的一年中,用户数量已超过1亿。
“ 5G商业在用户端进展缓慢的原因与诸如流行情况和资产投资过多等客观因素有关,但这也反映了市场对5G早期发展速度的高度期望”。
"分布密度